English

从试管牛到“克隆”牛

1998-02-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95年7月14日,我国第一头“克隆”牛犊在广西诞生,这项课题的成功,凝聚着广西农大动物繁殖研究所副主任石德顺的心血。

石德顺是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赴爱尔兰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寒来暑往,他对与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有关的三个方面,即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受精卵的体外培养进行了大量而又系统的研究,内容涉及各种代谢底物、天然细胞分泌因子、激素、第二信使因子和其他代谢调节因子的作用。通过这些研究,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40~50%。他在理论上的新突破,受到导师和同行的赞许。

1991年,石德顺回到祖国,担任了广西农大动物繁殖研究室副主任,并负责由农大副校长、研究室主任、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者卢克焕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项目———《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课题研究。

石德顺投入了科研攻关中,实验却屡遭失败,精子放入培养液中很快就失去活力,甚至死亡。在反复排查原因时,他思维中亮起了一道光:是不是与两地实验设备、环境条件不同有关,从而影响了精子的成活?通过实验,石德顺证实了培养液成分和环境条件的互作用关系。他调整培养液成分并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提高了精子的存活率,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牛胚胎体外生产程序,提出了“牛体外受精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效果是诸多因素综合效应的结果,环境条件的改变亦需对其程序作相应调整”的新论点。1992年9月,首例试管双犊在广西诞生了,这标志着我国完全体外化培养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也为克隆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经过四年艰苦不懈地努力,石德顺的研究组把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提高到80%,囊胚发育率达50-70%,胚胎冻后存活率达80%,鲜胚和冻胚的移植妊娠率均达50-60%,达到该项目在“八·五”期间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经大量胚胎移植,共获得胚胎繁殖试管黄牛犊200余头,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试管牛群。

1993年,石德顺受命主持自治区教委下达的《牛卵母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成立了专项课题组。有了牛体外受精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再加上华南师大的动物胚胎分割与移植的多项高水平技术,使“克隆”牛研究如虎添翼。

所谓“克隆”,即利用胚胎细胞、胎儿细胞或成年动物的体细胞,应用人工的方法使其与已预先去除遗传物质的成熟卵子融合,并使之发育成胚胎,再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产犊。由于克隆动物的产生既无需精子的直接参与,也不用卵子遗传物质,所以克隆技术又称为“核移植技术”,也叫“无性繁殖技术”。

克隆胚胎的产生须具备4个主要条件和程序:有供核细胞和受核卵;熟练精确的显微镜操作技术;克隆胚的早期培养;将发育好的克隆胚胎移植到生理同步的母畜子宫使之妊娠。

核移植操作必须及时精确,在放大几百倍的显微镜下分别将卵提取、去核,分离代核细胞,再将分离好的代核细胞注入受核卵内进行电融合,成为重组胚胎,然后进行5—7天的胚胎发育。有了培育成功的胚胎,还得恰好有发情7天左右的母牛,才有受孕的机会。

石德顺带领课题组,向数头母牛移植了胚胎,只有一头怀孕。不幸的是,5个月时,克隆胎儿却流产了。他带领课题组毫不气馁,又将第二批克隆胚胎移植到5头母牛体内。三个月后,发现一头怀孕。在精心养护下,1995年7月14日,我国第一头“克隆”牛犊终于诞生了。它将对我国良种牛的迅速扩群,加快畜群良种化步伐,提高肉、乳、毛等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具有积极作用。

石德顺近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第二信使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肝素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等获中国农学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和第八届全国动物繁殖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由于他对科学的突出贡献,199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成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被评为广西优秀专家;获农业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家科委、外专局、农业部、计委的联合表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